• 2025-05-27 17:02:59
  • 阅读(9020)
  • 评论(22)
  • 初夏时节,金色麦浪在田间翻涌。作为年产小麦超3万吨的产粮大镇,临泉县迎仙镇6.36万亩优良小麦迎来丰收季。200余名农机手从各地汇聚于此,与当地农户协同配合,高效促进小麦收割工作,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村干部为农机手服务(临泉县委宣传部供图)

    合作调度构建作业网络

    每当收割机开始作业时,迎仙镇各村的村干部会适时地递上一瓶水。这瓶水,没有但能帮助农机手解渴,更能建立镇村干部与这些农机手相同的渠道。谁家的麦子需要收割,哪里缺少农机,这些音讯村干部一览无余。通过一瓶水建立的相同渠道,便能够将这些信息和农机手互通,助力高效收割。“叔,您家的麦子能够收了,收割机这会正在紧挨着您家地头的邻户地里收着呢,您快过来准备收麦子吧。”“好,好!马下去!”村干部打着德律风又促成了一块地的麦子收割。

    全域保障筑牢生产安全

    在农忙收割期,迎仙镇各村村委会构造村干部去收割地块举行巡查,主动谐和各农机手作业区域,合理调度农机去向。低温作业意味着中暑的风险激增,涌现中暑后如果没有能及时合理处置甚至会形成性命危险。每名村干部都熟练控制中暑急救技能,巡查人员随身配备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药品,农机手如果中暑会第一时间将其接到阴凉地,用湿毛巾降温,喂服药品。如病症没有能获得开端减缓,会及时联系镇里的急救车辆赶来救治。

    睁开剩余 24 %

    人文眷注提升服务温度

    迎仙镇各村的村委会在夏收期间化身“农机手驿站”,免费提供冷热水,内有长椅能够供农机手暂时休息,是个纳凉的好去处。院内泊车区对农机免费开放,公共厕所每日打扫,让农机手休息的舒心。

    在炎炎夏季的麦收时节,迎仙镇积极探索传统农事与现代农业治理融会进展途径,以邃密化服务保障夏粮收割工作顺利促进。当最后一粒麦子归仓时,留下的没有但是收获的喜悦,更是农机手对迎仙镇热情服务的优美印象。(曹长城)

    发布于:北京市
    1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