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5 17:30:13
  • 阅读(5585)
  • 评论(9)
  • 正在中国的南海之滨,“向海而兴”的广东省茂名市依托“中国第一滩”,推进“农交文旅商”融合发展,勾画墟落复兴和新城建设的新画卷。

    茂名是一座兼具山海林泉与人文底蕴的中国良好旅游城市,背山面海,坐拥182千米海岸线,滨海旅游资源达到国际A级尺度,“中国第一滩”更以银沙碧浪著称。

    比年来,茂名以“中国第一滩”这个大IP为核心,整合晏镜岭、疍家墟等滨海资源,打造南海岛黄金旅游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修复+文化活化+家当联动”的发展路径,成为粤西地区墟落复兴的标杆。

    5月22日傍晚,游客正在茂名“中国第一滩”打卡拍照。 澎湃旧事记者 王岱玉 图

    从“靠海吃海”到“向海而兴”,茂名通过解锁滨海文旅新范式,崛起为现象级旅游目的地。2024年茂名南海岛黄金旅游带的游客人数达到482.5万人,收入约19.3亿元。

    展开剩余 87 %

    就正在5月21日至22日,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到茂名调研时,特地来到南海岛,调研滨海岸线生态珍爱修复环境,考察街区风貌整治成效,夸大要加速建设美丽海湾,推动滨海旅游高质量发展,指出要发掘好当地独特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形态,更好赋能镇村风貌提升,最大限制当场取材,营造体现乡愁记忆的特点地方景观。

    5月22日,由茂名市委宣传部和澎湃旧事(www.thepaper.cn)主办的“行路茂名 畅享荔枝”茂名“农交文旅商”融合发展调研行走进南海岛黄金旅游带,探访文旅融合与城乡协调发展的“茂名样本”:用好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通过紧抓生态珍爱、乡愁情绪、特点家当等元素,创新科学有效的“事情法”,推进一二三家当融合发展,形成全域、全时旅游,带动新城建设、墟落复兴。

    “中国第一滩”带动全域旅游

    “中国第一滩”位于茂名市电白区,5月22日,茂名新城文化旅游局局长苏金成引见,这里被称为“中国第一滩”的缘故原由是有三其中国之最:

    一是“林最绿”,有我国最长的沿海防护林带博贺林带,全长80多千米,国画大师关山月创作的著名作品《绿色长城》就取材于此;

    茂名“中国第一滩”长达12千米,有着中国最长的沿海防护林。 视觉中国 图

    二是“滩最长”,有长达12千米、宽约300米、同时可包容近10万人的碧海银滩,坡度陡峭,海水晶莹,温度适宜,是良好的天然海水浴和沙滩日光浴的抱负场合,也是广东省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度AAAA级旅游景区;

    三是“水最清”,距离海岸约8海里的放鸡岛是国度规划的全国第一个潜水旅游基地,其周围海水能见度高达8米。

    依托中国第一滩,茂名新城推动“把一流的旅游资源打造成一流的旅游产物”,编制《南海旅游岛观点规划》,推动“春赏花、夏赶海、秋爬山、冬康养”,构建全域皆景、四季可游的文旅发展格局。

    为此,以“中国第一滩”为核心,茂名深切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南海岛黄金旅游带,串连起水清沙细的海滨浴场、状如巨舰的晏镜岭、千帆归港的童子湾,以及融合疍家文化的塘霞俚街,兼具墟落、山岭、内湾、长滩、外海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形成“城正在海中、海正在城中、海城一体”的独特景观。

    5月22日傍晚,游客正在茂名“中国第一滩”玩沙滩车。 澎湃旧事记者 王岱玉 图

    苏金成表示,下一步计划引进低空文旅、剧本游,打造非遗与研学基地,举办婚庆与节庆活动,进一步丰富文旅内容。

    古墟换新,游客簇拥而来

    电白区晏镜社区塘霞村是一座海淀小渔村,居住着疍家百姓,以往吃住正在船上,靠赶海打渔为生,随着时间变迁,疍家人也逐渐移居陆地,开始从事其他行业,村里也不再繁华。

    2021年底,茂名充分利用该村得天独厚的滨海生态资源,开始建设渔、工、文、旅结合的疍家墟项目,围绕历史传承的冼夫人文化、俚族文化、疍家文化、渔商文化等,打造疍家墟“塘霞俚街”,2022年5月开门迎客。

    如今,走进这里,时空仿佛被折叠,红砖泥瓦的仿古建筑群沿山势层叠铺展,俚人塔寨的夯土城墙巍然矗立,檐角悬挂的渔网灯正在咸湿海风中轻摇,修旧如旧的街巷肌理间,渔家工坊与清雅茶肆比邻而居。这里依旧有疍家文化、渔商文化的重要印记,千年渔火迎来文旅新生。

    5月22日,游客正在茂名疍家墟“塘霞俚街”游玩。 澎湃旧事记者 王岱玉 图

    “去集市买东西,北方人习惯称之为赶集,而正在两广一带称之为趁墟。每逢墟日,来自五湖四海的群众就正在墟上生意业务、聚会、看戏、吃饭、玩乐,以是我们把这个项目叫做疍家墟,以前这里是疍家人生意业务渔产物的地方,如今这里成了茂名文化活化的典型。通过还原古时墟日场景,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疍家‘以船为家、耕海为生’的历史记忆。”5月22日,华裔城滨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疍家墟项目总监李明告诉澎湃旧事。

    苏金成引见,疍家墟推进一二三家当融合发展,形成拍照家当、民宿家当、皮鞋家当“三剑客”,引来更多游客。2024年,南海岛黄金旅游带游客人数482.5万人,收入约19.3亿元,其中,疍家墟2024年接待游客量达到41.4万人次,客流量高峰期一天可达到1.5万人次,年业务额突破750万元。

    据茂名日报报道,上世纪90年代中期,晏镜的皮鞋业绝后繁华,最高峰时有皮鞋生产厂家435家,年产1740万双,产值6亿元,销往欧美亚等多个国度。为赞助晏镜皮鞋家当走出电商等打击带来的困境,疍家墟建起一条皮鞋街,主打皮鞋手工体验、手工皮鞋定做等特点办事。

    皮鞋街一家商号仆人5月22日引见,目前店里的皮鞋不愁卖,“有一部分客人是冲着以前晏镜皮鞋的知名度来的,特地为了定制一双皮鞋而来,效果被这里的美食和美景吸引,正在这里住下旅游;还有一部分人是旅游逛到这里,发现这里有条皮鞋街,出去试穿后成了我们的客人。”

    茂名疍家墟打造拍照、民宿、皮鞋等多种家当。 澎湃旧事记者 王岱玉 图

    除了皮鞋家当,疍家墟还打造出拍照家当、民宿家当、餐饮家当等多类家当。李明引见,自开墟以来运营状态良好,2024年年接待游客量达到41.6人次,客流量高峰期一天可达到1.55万人次,年业务额凌驾750万元,为塘霞村村民提供就业岗亭200余个,间接带动就业人数约1000人。

    “百墟千村”的茂名事情法

    谈及为何文旅能带动当地的家当发展,李明和苏金成都提到了茂名的“百墟千村复兴计划”。

    比年来,广东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茂名则利用独特的“趁墟”乡土文化,因地制宜实施“百墟千村复兴计划”,成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中获评良好的6个地级市之一。

    李明引见,晏镜疍家墟项目能取得成功,主要是传承与发展了疍家文化、俚族文化等传统文化,建设成为维系乡情、留住乡愁的文化纽带,形成独特的晏镜塘霞文化,带动当地家当复兴,同时墟落风貌也随之提颜增质,带动当地住民就业。

    茂名“中国第一滩”的日落染红了海水。 澎湃旧事记者 王岱玉 图

    苏金成说,前期当局部分正在保障办事质量上下了很大功夫,编制详细的南海岛旅游地图,建设南海岛智慧交通项目,正在各主要景区景点建有智慧停车场,保障游客旅游体验。

    同时,正在实施“百墟千村复兴计划”过程中,茂名形成墟落复兴“一四五”事情法,

    其中“一套流程系统”即指“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

    通过这一事情法,除疍家墟的渔商文化外,茂名还打造出茂南油城墟(工业遗产转型)、信宜窦州墟(三华李家当)、高州高凉墟(冼夫人文化)、化州橘州墟(化橘红家当)、观珠沉香墟(沉香全家当链)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

    “墟落复兴,既要留住乡愁,也要制造将来。”苏金成说,茂名将来将进一步深化“百墟千村复兴计划”,让更多塘霞村式的故事正在南海之滨续写,为全国文旅融合与城乡协调发展提供“茂名样本”。

    发布于:上海市
    1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