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1 18:38:30
  • 阅读(11985)
  • 评论(42)
  • 为什么学校一定要开设实践活动课程?为什么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

    每逢学校组织活动,总有部份家长和个体教师对此有贰言:孩子上学校就是来学习的,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这些思想也间接导致先生不重视活动课程的到场和学习。

    课本知识只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方面,要想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先生的能力,必须经由实践活动这条道路。没有实践活动的到场,先生的能力仅仅局限于解题能力,而非办理问题的能力。

    当我们跳出诗歌的框架再去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或许能真正明白已往的所谓“慢”其实正是实践的过程。原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曾说过,先生的能力是培养不出来的,先生的能力必须由先生自己经过实践去得到和提高。这也正是学校开设实践活动的意义之所在。

    一名初三先生可以熟练计算物理中的复杂电路题,但却不能解释家中电路的基本原理;一名初二先生可以熟练背出小麦分蘖的概念,但是小麦和韭菜却傻傻分不清……如许的例子屈指可数。当然,你也可以说,考试不考这些,但是生活却离不开这些。学习的终究目的不就是走向社会、融入生活之中吗!生活是动态的,我们的教育却更多重视先生静态解题能力的提高,忽视先生对动态问题的办理能力,所以重思维轻动手的景象普遍存在。

    展开盈余 44 %

    客岁暑假,在我校创新实验室,先生们用3D打印技术复原学校建筑,地理知识架构立体几何,艺术审美融入产物设计,知识在网络式结构中自由流动、碰撞重生。这种跨学科实践不但打破了学科壁垒,更培养了系统思维,提高了先生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上海一中学曾做过测试,到场摹拟法庭实践活动的先生,其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得分平均提升27%,远超传统教学组。这种情境化锻炼培育的,正是面临实在挑战的应对伶俐。

    如果有一天,当实践活动超越传统课外活动的定位,它就不但是知识转化的催化剂,更是个体生命成长的加速器。当我们的教育从“教什么”转向“能做什么”,我们对于“人”也就会有全新的发现,那就是每个先生都是待开辟的宝藏,而实践则是打开潜能的钥匙。在这条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高速路上,我们正尝试的青云学习社区建设就是这条路上的一座驿站。

    作者:徐军民,安丘市青云双语学校校长,齐鲁名校长,潍坊市特级校长,潍坊市十佳校长,中学正高等教师,出书专著《三性教育》《尊重教育》《校长的365天》《徐言漫语》等。

    发布于:山东省
    3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