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1 18:38:29
  • 阅读(2762)
  • 评论(37)
  • 大众网记者 李欣 东营报道

    5月21日,东营市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旧事公布会——市民政局专场。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锋,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邦强,市民政局副局长王金娥,市民政事件服务中心主任赵国际,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魏峰共同介绍东营市民政系统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覆记者发问。

    记者从公布会上了解到,全市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安排,紧扣黄河重大国度计谋,抢抓共同富裕先行区扶植时机,订定周全深化民政领域改革若干步伐,实行“8大行动、60个项目”,全力推动民政事业创新突破、提质提效。民政部“乡村著名 邮路畅通”工作座谈会、全省民政工作年中阐明会、全省社会救助工作会议正在东营市召开。

    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织密“物质+服务”救助保障“安全网”。构建综合救助保障体系,保障低保、特困、孤困儿童、残疾人等17类困难大众5万余人,共富路上不让一个困难大众落后。救助标准持续进步。完善困难大众救助标准动态调零件制,连续15年进步困难大众救助保障标准,城乡低保到达每人每月1075元、930元,城乡特困到达每人每月1613元、1395元,同步进步残疾人“两项补助”、孤困儿童基础生活费标准,保障水平居全省前列。急难救助提档升级。设立“救急难”专项基金,实行特困大众商业保险项目,同一家庭救助额度进步到28万元,履历做法获评省委、省政府“十大创新”典范案例。2024年,实行急难专项救助1630人次,发放救助金472.74万元,支出型救助人数同比增长52%,人均救助水平增长34%。关爱服务优化拓展。实行“荧(营)光行”关爱行动,扶植县乡村三级救助服务团结体75处,汇聚34个部门30类136项服务,获评全省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案例。正在全省市级层面率先将特殊边缘困境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市儿童福利院开展困境儿童代养服务,探索扶植“没有围墙的福利院”。四是救助效能不断增强。建成“智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实现9个部门、26个救助事项“一门受理、全域通救”。建立低支出人口数据库,汇聚12个部门46类20.3万人的数据。2024年,实现动态监测1.5万余人次,纳入保障538人,核实加入122人。

    展开盈余 63 %

    梯度覆盖、普惠可及,构建“事业+产业”养老发展“大格局”。东营市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23.95%。打造县乡村体系健全、高中低层次皆有、大中小规模俱全、医康养模式可选、公私混经营多元的黄河口生态养老“目的地”。政策引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研讨出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行7大行动、30项步伐、98项任务清单。配套出台老年助餐服务、养白叟才培育种植提拔、家庭养老床位扶植、银发经济发展等15项政策文件。建立基础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公布15个部门34项服务事项。办法扩量。市级养老中心建成运营,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到达63处,普惠性养老机构占比达90%,护理型床位占比到达77.8%。举行中日(东营)养老服务合作交换会,合资扶植医养服务机构。培育德康宁、萱花开等高端养老机构以及宁康、优护、九星居、亲祥源等连锁化运营品牌。服务提质。成立老年人“银龄行动”自愿者服务队伍578支,出现出“小白叟”赞助“老白叟”“晓凤责任剃头室”等典范。全省率先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制度,结对帮扶特殊困难老年人2.57万名,供应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3000余名,开展适老化改造2000余户,创新“三方融合、五床联动”服务机制。发展老年精准助餐服务,探索党组织领办、企业连锁办、片区团结办、慈善捐赠办、中心配送办、邻里互助办等运营模式。发展增能。优化调整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政策,细化19类补助举措。实行“人才培育种植提拔”工程,设立养老护理员节、养老护理员岗位补助,扶植精尖型、专业型、基础型养老服务“三支队伍”。推动每个县区扶植1处银发经济产业园。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推出养老信贷产品8种、金融产品92种,为养老机构供应存款2615.5万元。

    资本融合、多元到场,激发“治理+服务”助力发展“新动能”。统筹资本,撬动气力,全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公益慈善温暖聚力。公布全省首个《社区慈善基金设立运行指南》团体标准。全市慈善组织到达71家,设立专项基金24支,成立社区慈善基金132个。2024年,全市慈善组织和红十字会接收慈善捐赠3.93亿元,实行慈善项目205个,惠及大众50余万人次。打造慈善公园、慈善超市等慈善空间95处、慈善基地10处。扶植慈善共富工坊,实行手工编织、老粗布加工等项目,赞助困难大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社会组织多维助力。成立东营市社会组织总会。公布全省首个《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指引》处所标准。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为14家企业授信9800万元,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91.75亿元。福利彩票支持有力。“幸福黄河口”东营特色采票全国上市发行。依托福彩销售场所,打造民政服务前哨站305处,宣扬惠民政策、为遇困人员供应基础赞助。2024年,销售福利彩票2.41亿元,筹集公益金7300万元,有力支持了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发展。

    数字赋能、流程再造,提升“便民+惠民”为民服务“高品质”。正确聚焦、精准发力、精心落实,让服务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婚姻登记贴心便民。婚姻登记实现“免费办”“跨省通办”“全电子证照办”,举行特色集体婚礼,供应“七夕”“中秋”等延时登记服务,开展补证下基层活动。扶植婚姻登记巡回点6处,打造万达万恋街、广饶县西关小镇“甜美经济”示范街,构建婚姻登记、婚俗文化宣扬、绿色婚庆服务等一体化发展模式。殡葬服务暖心惠民。促进殡葬数字化改革,“深埋入葬+数字公墓”模式获评全省民政优秀创新案例。全省率先实现“身后事”一站式联办,7个部门单位18项身后事集成为“一件事”,入选全省“住民身后一件事”联办试点。全市殡仪馆降低价格、提升服务,减少、作废或规范收费项目37个,一年可减轻大众治丧包袱590余万元。地名文化润心利民。全国率先开展“乡村著名 邮路畅通”活动,履历做法入选全国乡村地名扶植典范案例。出台全省首个“乡村著名行动”村内道路定名指引,完成409个村2515条村内道路定名、备案公告、设标上图,入选民政部《“乡村著名行动”处所文件选编》。智慧服务省心便民。全省率先推出“电子低保证”“电子火化证”,线上开具“社会救助信息证实”,社会救助申请、婚姻登记预约等高频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东营市“智慧民政”相关履历获评省级优秀案例10余项。

    下一步,东营市民政系统将聚焦新期间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党的扶植、深化改革创新、夯实基层基础,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民政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全力开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势,为东营“走正在前、挑大梁”作出民政贡献。

    公布于:山东省
    5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