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09 15:00:54
  • 阅读(4821)
  • 评论(22)
  • 展开剩余 79 %

    ◎彭流萤

    体量精简、全程高能的十二集悬案剧《沙尘暴》日前收官。剧集接地气、有人味,以令人着迷的叙事技巧和对人道的深度剖析赢得口碑,从一众网络平台近期推出的悬疑剧中脱颖而出,豆瓣评分8.0,成为2025年开年以来评分最高的悬疑剧。

    《沙尘暴》以西北小镇库鲁为背景,从一桩八年前的焚尸旧案重查讲起,在抽丝剥茧追查真凶的过程当中,揭示出熟人社会“人情大于法理”的荒诞,也彰显了司法对正义的朴素追求。事实上,悬案题材就像一把手术刀,通过破案来解剖社会症结,在层层揭秘中反思人的困境。

    从案情推理到人道剖析

    悬案犹如罗生门,意味着情节线索的编织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通过巧妙地埋伏线索,让观众追随剧集追踪案情,是悬案剧的一般思路。但《沙尘暴》从案情推演过渡到人物塑造,将案情原委与人道探索相连系,从而将人物坚实地树立起来。这在新近的悬案剧中,是一大前进。

    与其他悬案题材仍处于案件“悬而未决”的阶段分歧,《沙尘暴》已经从“定案阶段”过渡到“翻案阶段”,故事的起点是要复核一路跨越八年的锅炉焚尸案的真凶。新一轮追踪的底子是为维护司法公道,旨在彰显司法对正义和真相的朴素追求。明确了这一点,《沙尘暴》的立意更高、内核更稳,让观众对警察的信任和对司法公道、社会安全的信念都进一步加强。剧中,由段奕宏饰演的民警陈江河自述:“(警察)办的不是案子,是他人的人生。”这又给予了司法公道与真相求索以人情温度。

    旧案重启调查并非一帆风顺。其间,陈江河曾有过挂念与挣扎,但终究他凭借着丰盛的办案经验、锲而不舍的态度,一直追查到真相内情毕露。而陪同这一态度变化的过程,陈江河多年来的生存也走到了聚光灯下。

    他是有私心的,为了让孩子进入好学校,为了维系婚姻,曾一心想要前往省城,离开这个荒凉的西北小镇;许多年来,他不敢公然师傅是为了救他而主动陷入流沙,终究致使牺牲的真相;旧案重启调查时,他不愿意承认自己办案有失误,与领导争辩时坚称“凶手已经认罪,相对不会错”……但正是这看似人道弱点的私心,给予了这位正义使者以温度,让观众有了更好的代入感与共情体验。由于不管如何,他都一直走在维护正义的路上,都没有离开库鲁,都没有放弃真相。

    剧中的库鲁小镇是一个熟人社会,陈江河与许多涉案人员彼此相识、互有了解,多个回合的心理战让人不寒而栗,也添加了剧集的精彩度。剧集也借案件去伪存真的追查过程,将个性差异明显的西北小镇众生相刻画得新鲜活泼,让人可感、可叹、可惜。从中我们看到,脱轨的情感只是引发罪案的表象,欲念滋生的泉源照样人道中的贪欲与极度环境下的褊狭。陈江河在破案走访的过程当中,温情而不失敏锐,热络而不徇私交,在频频求索中逐渐剥去许多人的伪装和矫饰,洞察并预感到真相。

    从案情的逻辑推演拓展到人道的深度剖析,正是《沙尘暴》在悬案题材上的拓新之一。

    从猎奇叙事向生存深处沉淀

    早期悬案剧集往往在案件的庞大性、作案手法的多样性以及案犯心理的歪曲程度上大做文章,追求猎奇效果。然而,随着悬案剧近年来的进展,能够出圈的爆款剧集,往往不再刻意营造惊悚的氛围,而是转向深入探索社会生存的内在,寻求更深层次的沉淀。

    《沙尘暴》所描绘的故事发生在资源干涸的西北库鲁镇,设定在工业衰落、经济萧条的社会转型期,有的人想“走出去”,去省城谋求进展;也有人想“留下来”,为了生存或者为了亲情。剧中几位涉案女性的命运就是因此在时空中交错,互相映照又相互影响,添加了故事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剧中,寡妇程春觉得学习好能考上大学的刘大志“跟镇上其他人不一样”,为了“走出去”,她要把他看成救命稻草紧紧抓住,效果却赔了学费又丢了性命。而接受太高等教育的刘盈盈也并未能走出精彩的人生,她被父亲重男轻女的看法所累,被歪曲的养育恩情所勒迫,捐躯入局袒护其弟刘大志的罪行,自己的命运也因此转了弯,直到无法再回头。在《沙尘暴》新旧叠加的罪案中,那些试图用情理超越执法、干预判决效果的人,终究都承受了悲惨的结局。剧集也借此注解,那些自觉得是的“聪明”与“恩义”都不该是僭越执法红线的来由。

    《沙尘暴》对人物关系的设计既庞大又缜密。从刘大志、刘三成,到刘盈盈、王良,再到丁宝元、孙彩云,他们之间既有父子,又有师徒;既有手足,又有夫妻;既有同事,又有同乡。作为凶手或帮凶,他们的作案手法实在并不完美。大家从阴差阳错的“共谋”,到无意识地“互害”,对立、算计、协作……这些交叉成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案件情节。

    沙尘暴来袭时,泥沙混杂、灰黄污浊,西北小镇的人和事被笼罩其中,辨不出偏向。沙尘暴残虐之后,隐藏的成绩逐渐暴露,人物命运一波三折,荒诞又真实。这部剧集通过记录片式的细腻描绘,将小镇的罪案与变迁中的市井生存融合在一路,从探案的猎奇叙事乐成地升格为区域社会显影,这是《沙尘暴》在悬案题材上的又一拓新尝试。

    “悬案风”过境,《沙尘暴》胜出

    现在,在观众喜爱的悬疑剧范畴,爱优腾三大网络视频平台的结构已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悬案题材作为流量抓手,在类型创作上从悬疑感的营造逐步踏入人道内核的探索。

    近期热闹的剧集赛道上,“悬案风”过境,《黄雀》《棋士》《沙尘暴》《乌云之上》等多部剧集前后推出,呈现“打擂”态势。而优酷白夜剧院的《沙尘暴》尤为令人眼前一亮。《沙尘暴》不仅在西北小镇众生相的塑造上独具匠心,在处理强情节与人物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成绩上也表现出更高的技巧。同时,故事也避免了此类剧集常有的“高开低走”通病,直到最后都具有相称的压服力。

    只是,剧中将罪行比拟为随时可能被激活的人道“恶之花”仍是值得商讨的。将部份反派角色描述为在悲惨命运驱使下,不得已才犯罪的创作手法,看似是对人道多面性的深层次探索,揭示了暴行背后的苦衷,却也有将犯案“套路化”的嫌疑。

    公布于:北京市
    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