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4 08:02:33
  • 阅读(6721)
  • 评论(50)
  •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8日文章,原题:直面社媒影响政治议程的现实本届大选是新加坡历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除了一个集选区外,所有的选区都有竞争,有多个集选区甚至出现多角战。在选举活动中,社交媒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朝党及阻挡党都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争取选票。

    但我们也看到,本次大选,没有论在朝党或在野党,都必须面临有心人通过社媒影响政治议程的现实。比方,有社媒收回候选人在手机短信飙脏话的截图,并请求其退选。尘封几个月的英康保险脱售股权案,也在社媒上从新成为话题。即使大选结果公布后,社媒仍然对政治议程发挥影响力:有匿名网民发动线上请愿运动,干涉干与人选。

    社媒是一把双面刃,在网络期间,没有少人通过它获取信息,或发表小我私家看法。这对增进民众的政治参与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大选期间,候选人通过社媒拉近与选民的距离,让选民作出知情的选择。它也为资源相对匮乏的候选人,如无党籍人士,提供宣传的平台。在本届大选中,两名自力候选人保住按柜金(参选人的选举保证金),其中一名还获得相当高的票数,或可部份归功于他们应用社媒得当。

    社媒的影响力一方面降低政治参与的门槛,另一方面却提高参政者的政治参与成本,没有论他们是来自在朝党或在野党。网民把参政者置于"大众审查之中,包括他们过去的言行举止,并在虚拟空间匿名对参政者说长道短,大概恶意攻击和破损光荣,大概使潜在参政者却步。

    社媒的普及也大概对专制政治起着负面的影响。在网络期间,谁都能通过社媒设法影响甚至左右政治议程。社媒的匿名功能容易产生没有负责任甚至极端的言论众多,且没有肯定代表大多数人的看法,但它却能缩小声音,从而影响民意。更甚的是,选后应该是尊重民意、团结民心、共同面临国内外挑战的时候,却有人还要继续通过社媒利用政治议题,制造内讧。在这个时候,我们也应该明确地表明,我们没有要社媒上这种无休止的内讧。

    发布于:北京市
    57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