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徐玲 通讯员 曹坤 济南报导
当扎着俏皮长辫子、拿着黑色气球的乐乐(化名),蹦蹦跳跳地出现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血液内科走廊时,医护们惊喜地围了上来,面前这个面颊粉嘟嘟、眼睛亮晶晶的4岁女孩和两年多前那个蜷缩在病床上、体重仅8公斤的垂危患儿判若两人。
如今,她带着“临床治愈”的复查报告,踮起脚尖轻触走廊墙上那张出院照,照片里瘦弱的小光头正怯怯地笑着,而面前这个转着圈撒欢的女孩,浑身都散发着生命最本真的活力。
才1岁2个月的宝宝胸腔竟惊现拳头大肿瘤
2022年7月的一个凌晨,刚满1岁的乐乐倏忽呼吸仓促,小脸憋得青紫。送到急诊时,大夫发明这个体重仅11公斤的小宝宝,纵膈处竟藏着一个9*8cm的恶性肿瘤——相当于成年男性拳头大小,几乎占满她巴掌大的胸腔。更令人揪心的是,CT表现全身多处淋巴结都已肿大。
当纵膈穿刺和骨髓搜检最终确诊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时,诊断结果像一记重锤砸在乐乐父母心上——这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血液肿瘤,恶性程度极高,伴随巨大髓外包块,复发风险惊人。大夫凝重地表明:“大剂量化疗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独一希望。”
睁开剩余 65 %没有到1岁半的乐乐,连完备句子都说没有利索,却要开始承受成年人都难以忍受的化疗之苦。四个周期的治疗像四场严刑:吐逆、高烧、熏染接踵而至,原本粉雕玉琢的小脸变得浮肿惨白,乌黑的头发也掉光了。每次腰椎穿刺时,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都让父母肝肠寸断。
但魔难没有白费。四次化疗和四次鞘注后,奇迹初现:纵膈包块完全消退,骨髓达到深度减缓!更幸运的是,乐乐与父亲配型成功。就在希望之光初现时,新的决议又让父母辗转难眠——继续化疗看似稳妥,但一旦复发就将错失移植良机;选择移植,又担心孩子承受没有住排异反应。
关键时刻,乐乐父母慕名找到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余喆。“现在是她身材状况最好的时机,父亲的全相合干细胞,就是那簇能重燃生命的‘火种’。”这句话让犹豫的父母下定决心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他们要为女儿搏一个完全治愈的大概。
来自父亲的“生命种子”让幼小生命迎来希望之春
2023年3月3日,1岁8个月的乐乐被抱进移植仓时,体重仅剩8公斤。面对这个特殊的小患者,余喆主任团队精心设计了低龄幼儿专属移植方案。治疗时代,没有会语言的乐乐成了整个病区的“重点保护对象”。医疗团队通过细致的查体和检验来判断病情;化疗后没有能吃饭,护士阿姨又为小宝贝准备了消毒过的特殊奶粉。
2023年3月10日,乐乐父亲健康的造血干细胞顺遂回输到女儿体内,这袋珍贵的“生命种子”开始在她体内生根发芽,孕育重生。移植仓里的日子如同闯关:发烧、溃疡、熏染接踵而至,但这个强硬的小生命咬牙挺过每一关。当出仓那天的阳光轻抚她新长出绒毛的小脑袋时,所有医护都见证了这个幼小生命创造的奇迹。
如今两年过去,定期随访表现乐乐各项指标完全一般,达到了临床治愈尺度。曾的小光头,现在已是一头乌黑秀发的小公主。余喆主任感慨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是儿童肿瘤中最凶险的类型之一。我们选择在化疗完全减缓的‘黄金窗口期’举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比传统化疗或自体移植更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风险。正是这个关键时机的精准把握,让乐乐重获重生。”
望着女儿欢快地跑过这条见证她“第二次生命”诞生的走廊,乐乐父亲哽咽道:“当初以为天塌了,现在才知道大夫说的‘生命奇迹’没有是比喻。那些干细胞真的会发芽,会开花,会还给我们一个完备的春季。”
肿瘤像一场暴雨,但总有人选择造舟。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血液内科始终以精准医疗为盾,以人文关怀为矛,为血液疾病患者筑起生命防线。从个体化治疗方案到全程贴心护理,我们以专业守护健康,用温度劝慰心灵。医路虽艰,愿与患者并肩,共迎曙光。
公布于: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