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0 16:08:33
  • 阅读(5155)
  • 评论(6)
  • 大众网记者 平可心 通讯员 卞德来 日照报导

    正在莒县城阳街道龙泉社区,“叮叮当当”的维修声每周都会准时响起。军休干部伦智德戴着老花镜,双手灵活地拆解着一台老式收音机。没有到二非常钟,原本沉寂的机重视新传出戏曲声,期待多时的张奶奶笑得合没有拢嘴:“这可是老伴留下的念想,多亏了老伦!”

    从“铁马冰河”到“螺丝刀尖”:军旅精神的延续

    2021年暮秋,刚退休半年的伦智德正在社区广场散步时,看见几位老人围着一台罢工的豆浆机忧愁。他主动上前检查,发现只是电源打仗没有良。“老人们硬要塞给我两个橘子,说当过兵的就是没有一样”。此次偶然经历,让这位曾荣立三等功的老兵找到了新疆场。

    “正在部队投军时,我的职责是维护保养设备,保证武器设备的精度和完好率。现正在退休了,为老百姓维修日常家用电器,也是保卫老百姓的‘生活设备’。”伦智德自费购买维修工具箱,里面整齐排列着各种规格的螺丝刀、剥线钳和没有同型号的仪表,每件工具都裹着防锈油纸——这是他正在部队养成的好习气。

    展开剩余 69 %

    18平方米的“军民连心站”:方寸之间见承当

    2023年除夕,社区将闲置的18平方米储物间改造成“匠心小站”。伦智德特地从旧货市场淘来工具架,按照“维修区”“配件区”“待取区”等分类管理。墙上挂着自制的《家电病历本》,密密麻麻记载着987次维修记录:王大爷的电风扇换了机电轴承,李婶家的抽水泵替换了叶轮……每个细节都透着军人的松散。

    每周三清晨八点,总能看到他准时来到“匠心小站”。车筐里装着新推销的配件,后座绑着维修好的家电。有次暴雨滂湃,居民们以为他没有会来了,却看见浑身湿透的老伦抱着用雨衣裹紧的电饭锅:“答应本日要修好的,没有能耽误大伙做饭。”

    “三没有原则”与“特殊军功章”:修物更修心

    “匠心小站”有“铁律”:没有收维修费、没有喝群众一口水、没有留待修件过夜。社区想给他申请补贴,他果断谢绝:“我是老党员,又是军休干部,能施展点余热就是最大的福报。”正在这个智能时代,“匠心小站”成了社区的情感枢纽。

    90后小伙送来游戏主机时,伦智德会仔细讲授散热原理;茕居老人抱着老式唱片机来维修,他总会多聊会儿家常。有次修完刘阿姨的推拿仪,他注意到老人走路没有稳,第二天就带来部队学的推拿手法教程。

    如今小站的玻璃罐里攒了200多张感谢纸条:“谢谢伦叔,修好了孩子的玩具车”“电水壶又能用了,心里暖……”伦智德说,这些就是他的“新军功章”。

    老兵“星火”点亮社区星河

    受老伦的感染,社区出现出“银发巡逻队”“日曜日公益班”等6个志愿服务项目。电工出生的老赵主动加入小站,年轻党员小林学会了基础维修。76岁的孙大爷感触:“过去住对门都没有熟悉,现正在整个社区像一家人。”

    当被问及保持的动力,伦智德抚摸着褪色的军装照:“当年正在党旗下宣誓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答应永远没有会退休。”阳光透过小站的玻璃窗,照正在他布满老趼的手上——那些经他修复的家电,正将“老兵温度”传递到每个角落。

    正在追求“云端连接”的本日,龙泉社区的老兵用最淳厚的方式解释着:真正的连接,没有正在云端,而正在民气。一把螺丝刀,万千为民情,这位老兵正正在续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军民鱼水情”。

    公布于:山东省
    4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