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3 23:14:57
  • 阅读(8355)
  • 评论(25)
  • 申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能财险”)高管团队成员持续扩容。5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近日,申能财险两位副总司理获批。随着相关职员获批担当副总司理,这家出生于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安财险”)风险处置配景下的新险企,其高管团队在总司理层面已形成“一正四副”的核心架构。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净利润近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申能财险在行业中因独特的出生配景备受瞩目。一般而言,这类新险企高管团队等层面到达成熟运转周期必要一定的时候。此外,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至关紧张,实时监控各类风险指标,确保公司稳健运营。在市场拓展上,离不开结合市场调研效果制定精准营销策略。

    图片来源:壹图网

    高管团队再增员

    5月21日,监管公布的批复显示,核准李静申能财险副总司理的任职资格;核准周厚钬申能财险副总司理的任职资格。

    展开剩余 83 %

    简历显示,1967年10月出生的李静为传授级高等工程师,同时还兼任申能财险首席数字官。“70后”周厚钬则为高等经济师。

    目前,申能财险已有四位副总司理,且高管团队的组建呈现出鲜明的“太保系”色采。如总司理盛亚峰曾任中国太保大湾区发展总监;副总司理宋荣中、合规负责人寇峰以及总司理助理、审计义务人文霞等也均具有中国太保的从业经历。

    曾有1.8万余名员工、近万人的营销员队伍、一度跻身财产险第一梯队……申能财险的前身为天安财险。2020年,该公司被原银保监会宣布接管。回想来看,天安财险在大举扩张理财险业务规模的路上遇到兑付危机,并在2020年认购新时代信托产品出现逾期。

    2024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显示,同意申能财险受让天安财险的保险业务。申能财险也公布公告称,经批准,公司将受让天安财险依法合规开展的保险业务,转让至该公司保险业务的后续保险义务将由申能财险承担,保单权利人(包括但不限于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等)的合法权益不受影响。

    在业内人士看来,申能财险的出生,标志着我国成绩金融机构处置模式的新探索。通过“新设承接+破产”机制,既实现了风险隔离,又保障了保单持有人权益。

    基于此,在地方财经大学副传授刘春生看来,申能财险这类风险处置后成立的险企,高管团队扶植需明确需求、多渠道提拔并经监管核准;公司运转要建立制度、布局业务与协调关系。高管团队等完善运转周期通常需2—3年,但同时也受战略、情况等要素影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专家朱少杰也表示,许多申能财险的高管团队成员曾是原银保监会派驻天安财险接督工作组成员,且大多在中国太保有任职紧张岗位的经历,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经验丰富,这能为申能财险稳健发展修建起领航保障。

    “申能财险作为因风险处置必要而成立的险企,业务基础、网点扶植、职员设置等经营要素方面比新设险企有基础,但公司经营调整仍必要泯灭很长一段时候。”朱少杰也表示,在职员任职层面,董事会确立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定位后,通过公开招聘组建高管团队,报送监管部分审批后方能得到任职资格。尽管高管团队已完成设置,但选聘关键岗位职员、搭建核心业务团队,完善内部规章制度,重构企业文化认同,这些工作必要时候沉淀能力到达理想状况。

    一季度红利0.83亿元

    申能财险于2024年1月16日正式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注册地为上海市临港新片区。

    从股东配景来看,申能财险的股东均来自国资系统。该公司由申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能投资”)等8家国有企业配合发动筹建。其中,申能投资为该公司控股股东,持有45%股权。申能(团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能团体”)则通过申能投资和申能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申能财险50%股权,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

    必要关注的是,在非上市财险行业整体回暖的2024年,申能财险-24.58亿元的首年净利润引发市场关注。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净利润0.83亿元,保险业务收入40.76亿元。

    营收净利之外,险企还另有一紧张经营指标综分解本率,是衡量产险业红利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准,综分解本率越低申明产险公司红利能力越强,如果综分解本率高于100%,则意味着保费收入未能覆盖支出,承保端面临亏损。2024年,该公司综分解本率为105.33%,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值为99.34%。

    刘春生表示,财险公司综分解本率降低,离不开精准风险定价、严格核保核赔、有效再保险安排、优化业务布局与加强成本控制。

    根据“偿二代”二期规则的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在四季度呈报中列报关于董事、监事和总公司高等管理职员本年度薪酬的相关信息。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高管薪酬程度层面,2024年度在申能财险发薪的董事和高等管理职员的薪酬总额为638.7万元,其中2024年的最高年薪达222.26万元。

    申能财险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各项工作均遵照国家法律、监管和公司治理相关规定开展,包括高管聘用、薪酬、业务运营,积极打造国家必要、切合自身资源禀赋的特点特色。

    “绿色保险”成发力点

    申能财险的实际控制人申能团体拥有电力、燃气、金融、战略新兴四大家当板块。基于股东配景,申能财险定下怎样的发展目标备受关注。

    “成为一家具有价值创造能力的绿色财产保险企业。公司还将围绕客户及绿色家当链的保障与风险管理需求,立异更多绿色保险和风险减量服务,建立可持续的合作关系。”申能财险在官网如是表示。

    2022年,绿色保险迎来全新定义:是指保险业在情况资源保护与社会治理、绿色家当运行和绿色生活消耗等方面供应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撑等经济举动的统称。

    绿色保险频迎政策吹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行方案》提出,保险公司要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研发有针对性的风险保障方案,推动绿色保险业务提质增效。

    在“双碳”战略指引下,申能财险如何充分发挥股东申能团体的优势,精准对接市场需求颇具看点。

    今年3月,该公司公布的信息显示,申能财险乐成开辟国内首个液化自然气(LNG)气源质量义务保险产品,并率先落地上港团体旗下子公司上海上港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相关保险项目。该公司表示,此次推出的LNG气源质量义务保险立异产品,首创性地将质量风险保障与绿色金融支撑无机结合,通过定制化保险方案破解LNG能源应用中“质量管控难、风险转嫁弱”的行业痛点,为航运企业绿色转型供应全周期风险管理服务。

    于绿色保险而言,在立异丰富产品供给层面,仍有较大空间。刘春生表示,绿色保险发展面临产品立异难、数据缺、人才少、推广难等挑战,但有政策支撑与市场广阔等机遇。险企可加大研发、培养人才、加强宣扬与合作来发力。

    “绿色保险是一个新兴业务领域,保险公司经营绿色保险面临风险数据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市场接受程度必要拓宽、专业职员贮备短缺等成绩。发展壮大绿色保险,不但必要当局加强政策支撑(如保费补贴、完善环保制度等)、加强行业数据共享合作,也离不开配合开辟适用性强的绿色保险产品来培育保险意识。”朱少杰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胡永新

    公布于:北京市
    4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