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8 00:10:13
  • 阅读(1858)
  • 评论(31)
  • 5月16日,新疆若羌县台特玛湖以北防沙治沙区一派劳碌景象,工人们正在沙丘间种下黑枸杞种苗。这场看似平凡的种植举措,正开启外地农业防沙与墟落复兴融合进展的新实践。

    工人正在沙漠骄阳下种植黑枸杞 (张达 摄)

    若羌县地处沙漠边沿,生态环境脆弱,防沙治沙使命困难。但干旱少雨的气候、沙质偏偏碱的泥土,却为黑枸杞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种耐旱耐盐碱的灌木,不仅是防风固沙的“生态卫士”——其根系可固沙保土、改善泥土结构,更是墟落复兴的“金色钥匙”——果实富含花青素,具有较高经济价值。

    工人正在沙漠骄阳下种植黑枸杞 (张达 摄)

    早正在4月初,若羌县便索求出“工程+生物+沙产业”治沙新形式,依照株距1米、行距2米、留空8米的标准铺设草方格固沙,同时正在预留空地上计划种植黑枸杞、酸枣、沙棘等经济作物。

    展开盈余 67 %

    “草方格盖住风沙,经济作物锁住黄沙,还能带来收益,一举三得。”若羌县林业部门相关职员引见。

    工人正在沙漠骄阳下种植黑枸杞 (张达 摄)

    四月收获时,若羌县愿臻黑枸杞产业进展无限公司和且末县知林中药材种植农夫专业合作社抢抓墒情,正在盐碱化沙地上开展4000余亩黑枸杞种植工作,目前种植使命已靠近序幕。

    沙中绿苗 (张达 摄)

    与传统作物不同,黑枸杞的种植全程贯彻“生态优先”理念。企业采纳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经过物理除虫、野生除草杜绝化学净化。

    “有机种植产量比平凡种植低20%,但收购价高出30%至50%,高端市场供不该求。”若羌愿臻厂长王涛引见,严酷的有机认证将让若羌黑枸杞跻身高端市场,成为“绿色招牌”。

    工作职员检察收获环境 (张达 摄)

    谈及未来计划王涛表示,将支配专人精细化管护,根据泥土湿度精准灌溉,定期放哨防治病虫害,确保种苗成活率,比及黑枸杞成林后,这片沙漠边沿将形成“绿带锁黄沙”的生态屏障,同时催生“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沙海浪潮 (张达 摄)

    从去年6月自治区阻击战现场推进会召开以来,若羌县以“两线一区”结构和“南锁东扩”为目标,推动防沙治沙从“政府输血”转向“产业造血”。黑枸杞的规模化种植,正是这一转型的生动注脚,当沙海逐渐披上绿装,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向奔赴”,正为若羌县勾勒出“沙漠变绿洲、绿洲成产业”的美好图景。(张达)

    发布于:北京市
    5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