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2 13:16:08
  • 阅读(11810)
  • 评论(25)
  • 据新华社报道,由多国外交官组成的代表团21日在约旦河西岸杰宁收容所出口处附近查看情况时,驻扎在杰宁收容所的以军兵士向人群鸣枪警告。

    以色列国防军21日就鸣枪一事致歉。凭据以军说法,开枪原因是由于代表团“偏离既定路线,进入了一处未获授权的地区”。以军增补称,“对由此酿成的不便表示遗憾。”

    到场此次访问的使团成员包括来自20多个国家的外交官,以及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灾黎救济和工程处的工作人员。事件中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西班牙、埃及、法国、土耳其、爱尔兰在内的多个国家对以色列军队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其中一些国家的外交官当时在鸣枪现场。数个国家表示将召见以色列大使,要求对事件进行调查并作出解释。

    一些人正担当记者采访

    现场视频表现,当多国外交官代表团从一扇封锁道路的铁门后撤时,以色列兵士朝他们的方向开枪,能够清楚地听到至少七声枪响。时代,一位代表团成员提醒大家:“靠近墙,靠近墙”,表示众人紧贴墙壁撤离现场。

    《纽约时报》核实多段视频后称,当时,代表团成员站在离以色列兵士约80码(约73米)远的铁门另一侧,一些人正在担当记者采访,大多数人背对兵士,没有做出任何挑衅行为。枪声响起后,代表团迅速撤退,有些人还躲进旁边的小巷寻找掩护。

    展开剩余 69 %

    此次外交官代表团的考察活动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组织,并获得了以色列的批准。他们到访的地区是位于约旦河西岸北部地区的巴勒斯坦城市杰宁,也是主张经过武装奋斗抵抗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人在西岸的主要凭据地。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等巴主要组织在杰宁都有较强势力存在。

    巴以冲突之下,杰宁长时间以来不停是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温床,哈德旗下的独立武装团体“杰宁旅”的壮大尤其令以色列感触担忧。加沙冲突迸发之前,以色列军方多次袭击杰宁。

    杰宁收容所居住着1948年中东战争时代自愿逃离家园的巴勒斯坦人的子女。截至今年1月,预计有14000人居住在收容所内。收容所的条件异常糟糕。近东救济工程处称,在约旦河西岸的10个收容所中,杰宁的失业率和贫困率最高。自以色列于1月21日发起“铁墙”军事举措以来,难以进入杰宁收容所,目前营内所有住民已自愿撤离。

    此次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组织外交官代表团考察杰宁收容所,旨在让他们亲眼眼见以军为打击武装团体而占领并部分摧毁城市边沿地区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21日以军鸣枪地点就在3年前以色列兵士枪杀巴勒斯坦记者希琳·阿布·阿克勒之处附近。2022年5月,阿克勒正在报道以色列对杰宁收容所的袭击,头部遭枪击,最终不治身亡。此事件激发巴以相互指责。

    “不可担当的行为”

    以军发声明称,开枪原因是代表团“偏离既定路线”。杰宁市长穆罕默德·贾拉尔否定这一说法,称巴勒斯坦方面与以方事前已经就路线达成一致。他说:“现场没有任何挑衅行为。只有外交官和记者在场,访问路线附在官方邀请函上。”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谴责以色列安全队伍蓄意打击外交团体,称这是一起“令人发指的罪行”。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称,对外交人员性命安全的任何威逼都是“不可担当的”,并要求追究责任。法国外长巴罗21日也表示,开枪警告是“不可担当的”行为。法国外交部将召见以色列驻法国大使,要求其就此事作出解释。

    爱尔兰确认,涉事代表团内有两名该国外交人员,总理米歇尔·马丁表示将向以色列“强烈质询事件经过”;西班牙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对开枪行为表示“坚决谴责”;埃及表示,向外交团体开枪“违反统统外交规范”;土耳其称,这再次表明以色列“系统性地蔑视国际法和人权”,并要求立即进行调查。

    联合国秘书长谈话人杜加里克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古特雷斯秘书长对“以色列国防军向外交人员和联合国工作人员鸣枪警告”的报道感触震惊。“对外交人员利用任何形式的武力都是不可担当的。我们敦促以色列当局对此事进行彻底调查,向我们通报效果,并采取需要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产生。”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约旦河西岸事务主任弗里德里希在社交平台上说,这一事件严酷地提醒我们,以色列安全队伍在约旦河西岸频繁过度利用武力,每每造成致命后果。他指出,尽管约旦河西岸并非战区,自2024年1月以来,已有137名巴勒斯坦人在与占领相干的暴力事件中丧生。

    发布于:上海市
    5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