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5 12:55:28
  • 阅读(2046)
  • 评论(54)
  • “与其说是明星团队,倒没有如说我们更是一个实战型团队。”谈及团队,姜哲源更愿意称其为实战团队。

    2023年9月,在清华大学读了一半博士的姜哲源拿着跟合伙人一路凑来的100万元一脚踏进了暗潮涌动的人形机器人创业圈。从成立之初寂寂无名到半程马拉松赛事后“小孩哥”火爆出圈,松延动力用了没有到两年时间。

    马拉松赛事暂时解决了松延动力“酒香巷子深”的成绩,并让其在短期内突破2000台定单。但姜哲源也清晰地意识到,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企业的竞争才方才最先,如何真正完成规模化商业支出,穿越周期活下去是松延动力乃至全部人形机器人行业面临的共同成绩。

    定单突破2000台

    “目前面对媒体采访已经没有紧张了。”松延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姜哲源笑着说道,此时的他正坐在台上担当媒体的采访。

    能够做到“面对媒体没有紧张”是姜哲源近一个月来感受到最明显的变更。姜哲源算了算,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他担当了数十家媒体的采访,拜访人的名单拉出了满满三大页,这些接见名单中有媒体,有投资者,也有客户。

    展开盈余 88 %

    一个月之前,松延动力还只是人形机器人行业一家普通得没有能再普通的新兴企业。2023年,还在清华大学读博的姜哲源决意辍学去创业。SEE Fund经管合伙人马麟这样形容当时的姜哲源:“抱着电脑冲动地报告着本身的创业梦,眼里有光有激情。”

    2023年,在AI产业的带动下,具身智能的概念最先兴起,涌现出一批年青的高知创业者,姜哲源带着和合伙人凑的100万元一步跨入了这“暗潮涌动”的具身智能概念行业。2023年9月,松延动力正式成立,专注于人形机器人、仿生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松延动力的焦点创始人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与其说是明星团队,倒没有如说是实战团队,我们中没有美国四大高校的明星人才,但我们的成就一点也没有比四大差,我们是一场仗一场仗打出来的。”姜哲源说。

    2023年10月,松延动力的第一款人形机器人N1出生。松延动力这样介绍第一款从实际到制品的产物:“经由富有经验的研发团队43天的努力,我们成功将N1从概念设计到加工制造,从白纸变成了现实。我们超高效率地完成了拆卸和测试,并且完成了机器人双足行走稳定性测试。”随后在2024年5月,松延动力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DORA出生。

    让松延动力名声大噪的N2在2025年3月被推出。3月14日,松延动力正式发布最新旗舰产物——N2双足人形机器人。该款人形机器人身高仅1.2米,被认为是跑步姿式最好、最流通的机器人。

    4月19日,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角逐上,松延动力的 “小顽童” “旋风小子”两队机器人离别以第二、第三名的成绩冲线。N2机器人跑步稳定、没有用操作员跟随的精彩表现收获了现场观众和网友的肯定,加上外形像小朋友,N2也被戏称为“小孩哥”。

    马拉松成绩给松延动力带来积极且直接的影响便是定单大涨。在5月11日松延动力的生态大会上,姜哲源宣布N2机器人定单突破1000台,“这些定单都已经领取了定金,这也证明了我们的技术实力”。姜哲源说道。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态大会过后,松延动力N2机器人的总定单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台以上。

    这样的数据意味着松延动力成为继宇树科技以后又一家宣布销量破千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商业化能力活下去

    马拉松角逐出圈,千台大定,暂时解决了松延动力“酒香巷子深”成绩,但姜哲源清晰地知道,包括松延动力在内的具身机器人距离规模化、批量化生产以及商业化落地还有一段距离,这也是当下行业需要面临的共同挑衅。

    在与北京商报记者交谈时,姜哲源表示,我们的人形机器人距离真正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一定距离,这也是行业个性成绩。他进一步表明:“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应用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末遍及,人形机器人还没有真正进入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具身智能的泛化性没有够。泛化性的支撑需要超级多样化、大规模的数据,但就目前来看,全球具身智能数据集远远没有够大,是以,对于企业来讲,最重要的布局就是数据收罗,怎么样把人形机器人数据做到规模化和多样性,这是一个挑衅。”

    将话题拉回松延动力本身,姜哲源认为,松延动力短期内最重要的工作是解决量产交付成绩,并表示,目前松延动力在北京、常州、东莞布局了生产基地,为交付做筹备。

    如何更好落地商业化是松延动力及行业企业面临的另一个成绩。2025年初,知名投资人、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直言:“当前具身智能行业虽共鸣度高、估值飙升,但商业化前景没有清晰。我们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而在2025年1月17日,金沙江出卖了松延动力的股权,这一度让松延动力站在风口浪尖。

    面对行业泡沫化的说法,姜哲源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很多行业都市经历从‘泡沫积累到破裂下行’的过程。但是正确的行业会在泡沫积累破裂以后迎来第三条增长曲线,那会是一个更大的上扬曲线,我相信机器人行业是难而正确且长时间正确的行业。”

    “在经由大浪淘沙以后,会留下一些真正具有长时间性命力的优秀公司,这些公司的统一特质是具有商业化能力。”在谈及行业未来,姜哲源给出本身的预判,“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企业将迎来最大挑衅,即从今年最先谁能够真正完成规模化的商业支出,谁就具有长时间竞争力,能够穿越周期活下来。”

    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25年3月,松延动力已经累计完成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北京未来迷信城基金、天启资本等。在生态大会上,姜哲源表示,今年松延动力的计划就是“插旗”。“目前已经有无少外洋代理商联系过来,我们今年还会开全球渠道商大会,到时松延动力的旗帜将会布满全部‘蓝星’。”

    生态大会结束后,姜哲源发了一条朋友圈:“一场生态大会新增近5000万定单是种什么体验。感谢所有生态互助伙伴!感恩所有投资人股东!”

    · 应用处景解析 ·

    【体育】

    运动基因“出圈”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在北京亦庄成功举办,开创了机器人现场长时竞技的先河。随后的8月15日—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国度体育场(鸟巢)和国度速滑馆(冰丝带)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工资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运动会。机器工资参赛主体运动会的举办也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技术正从实行室走向实际应用,推动着全部产业生态的快速成熟。

    随着技术赓续成熟,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处景正从单一功能向多元化服务拓展。行业专家广泛认为,人形机器人已经进入生产力时代,服务场景的比拼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松延动力旗下机器人通过搭载自研运动操纵算法,能够满足科研教诲、导览接待、文旅展示、伴随娱乐等多个场景的快速二次开发需求。

    早在2023年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松延动力N系列首代产物N1已在展会上亮相,该机器人拥有澎湃动力,能够从停止状况完成高速起跑。运动基因一度成为N系列人形机器人的亮点。

    姜哲源表示,N1的设计更偏向快速验证,当时N1的目标是证明硬件与算法能力,细节未臻完善。而N2的定位截然没有同,N2作为一款成熟产物,它被定义为“运动健将型人形机器人”,没有仅继承了该系列产物的“运动基因”,更进一步提拔了下肢静态功能,使其能够完成奔跑、跳跃、空翻三大焦点能力。

    在松延动力5月举办的生态大会上,N2向观众展示了一连前空翻的行动:蓄力、起跳、翻转、落地,一气呵成。

    根据公开资料,N2应用18个高功能关节、创新的构型和松散的布局排布,在降低硬件成本、缩小体积的同时,完成了超高的运动功能。N2人形机器人速度峰值可达3.5m/s,续航时长为70—80min,并且完成了全球唯一真机一连空翻。

    松延动力人形机器人电控零碎负责人吴雅剑在担当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N2突破后空翻行动仅用了两周多的时间。而前空翻有着后空翻的基础,所以比刚最先的后空翻的时间还短。

    目前松延动力有两个技术突破,一个是躺倒起身,通过算法训练,可让机器人摆脱轮椅和挂车,完成开箱即用;另一个技术突破则是室外复杂地形多场景一连前空翻。没有同于人形机器人在实行室中完成空翻的demo,此举是首次把人形机器人空翻技术带出实行室,并在复杂地面上完成了演示。

    松延动力正在攻克下肢行走的成绩,希望能做到跑步、空翻等一些更高静态功能的行动,终究做到人能走的地方机器人都能走,而且没有摔。

    考虑推出消费级产物

    在松延动力的生态大会上,展示了一张关于人形机器人应用前景的图片。其中应用处景包括了以客户服务、互动游戏等为主的娱乐导览;心理疾病监测及病愈训练;以科技馆、博物馆、商场互动为主的展览表演;以助老康健监测、儿童情感伴随等为主的服务伴随。

    姜哲源透露,没有会纯为研发投入而长时间烧钱,会优先选择一些有明确的落地场景、能够创造正向现金流的产物来举行落地。

    据了解,N2还搭载了松延动力自研的运动操纵算法,并开放多种操纵接口,真正做到开箱即用这一特征,使其能够满足科研教诲、导览接待、文旅展示、伴随娱乐等多个场景的快速二次开发需求,成为具身智能locomotion算法的理想训练平台。

    目前松延动力主要客户来自两大行业:教诲科研和展览展示。姜哲源透露,他们实在已经做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但尚未发布,后面也考虑推出消费级产物。

    除了N2,松延动力还发布了仿生机器人的全新女性形象——“小诺”。小诺是以仿生人头Hobbs为基础研发的产物,换成了更简单让人担当的女性形象。小诺的面部和脖子共有54个自在度,脸色十分自然,姜哲源介绍称,一般仿生机器人很难做出嘟嘴的脸色,但经由松延动力攻坚,小诺可以自然地嘟嘴,为其增添了几分生气。同时,小诺支持定制化,既可以是西方玉人,也能够是英伦绅士,一机千面,能够满足没有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松延动力在京东开设了京东自营旗舰店,上线了一款价格为4.99万元的人形机器人N2,目前暂无贩卖数据,其产物在功能介绍中如此表示:“具有灵活高超的运动功能,能行走、奔跑、后空翻、单脚跳等。同时能满足科研教诲、导览接待、文旅展演、伴随娱乐等场景。”

    · 对话 ·

    松延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姜哲源:

    商业化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Q: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热度,也被称为机器人量产元年,可否谈谈公司和您个人在2025年的体感变更?

    A:开年以来,自从春晚宇树科技火了以后,我们能切身感受到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热度在变高,无论是从资本的热度上还是从定单的角度上都有明显的变更,尤其是在今年4月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角逐以后,热度变高的感受越发明显。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以后,媒体、资本包括客户快把我们公司塞满了,我们在去年前年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今年热度确实高了很多。

    与此同时,行业内也出现了一些在反思的声响,比如热度会没有会太高、有无泡沫等。

    Q:当前人形机器人从实行室走向大规模应用仍面临困难,在您看来个性困难比较明显还是个性成绩比较多?

    A:人形机器人距离真正大规模商业化的应用还有一定距离,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个性的成绩。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应用实在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末遍及,还没有真正进入千家万户。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具身智能的泛化性还远远没有够,泛化性的支撑需要超级多量化、多样性的数据,这两个数据特别重要,但从目前来看,全球具身智能数据远远没有够大。

    这是一个大成绩,这个成绩解决以后有可能会出现一个个无数小成绩。所以当下的重要布局就是数据收罗,怎么样把人形机器人数据做到规模化和多样性,这对于全部行业来讲都是一个挑衅。

    Q:智能机器人的焦点竞争力是人才,可否介绍一下公司目前在人才方面的情况?别的作为一家出生于北京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北京包括昌平区当局在政策方面带来了哪些赞助以及公司未来希望有哪些更多人才政策方面的支持?

    A:相比于称我们为明星团队,我更觉得我们是一个实战团队,我们都是一场仗一场仗打出来的,我们没有美国四大高校的背景和明星选手,但我们都是实战型选手,并且做出来的成就一点没有比四大差。

    北京昌平为我们供应了很多人才方面的支持,如昌平区发布的昌聚工程以及昌平区U35人才政策等,这些政策从资金到住房到户口再到子女退学等各方面都给予了公司一定的支持。未来我们也会持续坚定地在北京昌平举行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张君花

    发布于:北京市
    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