鳣痯往吇新闻网
5月18日,在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复旦大学艺术馆举行开馆仪式,并呈现开馆展“日月复光华”(正式开馆为5月24日)。艺术馆座落于邯郸校区汗青人文地标带“复旦源”中,毗邻百年老校门与燕园。
开馆展以复旦大学120年的汗青为出发点,通过文献、影像与艺术作品的连系,并从哲学和迷信、艺术和技能的跨界共生的角度,呈现复旦精力的传承与连续。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王蘧常、潘天寿等近古代名家的书画作品总在不经意间出现,并贯串全部展览,这也正见证并意味着复旦文脉的连续。
复旦大学艺术馆外景,右为复旦百年老校门
据悉,展览名“日月复光华”典出《尚书大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既诠释了日月更迭、灿烂永续的意象,又暗合复旦灿烂的百廿历程及明亮未来,同时激励着复旦学子不待炬火、自成灼烁。
展览中,近古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的巨幅作品《光华旦旦图》(展出为复制品)正契合了“日月复光华”的主题。这件作品是潘天寿为国庆十五周年所作,画中苍鹰劲松,天长地久、文字雄浑,他将山水与花鸟、工笔与写意连系,赋予传统艺术以期间的新机。
睁开盈余 84 %展览现场,潘天寿的巨幅作品《光华旦旦图》(复制品展出)
复旦艺术馆馆长正是潘天寿之子、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潘公凯,他以为,无论文科、理科,艺术修养黑白常重要的,是通识教育里面的一部分。复旦艺术馆背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艺术研究院等院系的学术气力,努力于打造学术与艺术融通的文化中心。“蔡元培老师很早就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美育是未来年轻人培养必不可少的方向,希望复旦艺术馆成为一个用哲学和美学研究艺术和审美问题的底子性学问平台。”潘公凯说。
展览现场。
展览以“重山复水”“复其见天地之心”“万物以复”“一阳来复”四个单位、汇合41位艺术家的54件作品,其中不仅包含了王蘧常、周谷城、朱东润、吴剑岚等复旦学人的手稿,也包含了井上有1、袁运生、杨福东、曹斐、李山、刘建华等现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其中不少当代艺术家也毕业于复旦大学。
展览现场, 杨福东作品《留兰》
策展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艺术哲学系副系主任鲁明军表示,展览第一单位“重山复水”聚焦的就是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对话,探究传统如安在当代语境中焕发重生。
展览现场,谷文达作品《碑拓片》
第二单位从“个体与团体”角度关注艺术与日常生存的交融,第三、四单位分别关注“人与物:差别与共生”“技与道:算法与精力”的议题,对于人与时间、与空间、与他者、与自然、与技能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思考,赓续被抛出。
展览现场
与此同时,传统书画作品总在不经意间出现,并贯串全部展览。对于此番呈现方式,鲁明军表明说,其中包含着复旦文脉的连续。
比如,展览中吴剑岚《梅花兰石图》被视为这一代文人澹泊相照的隐喻。吴剑岚被誉为“复旦奇人”,通诗书、善琴画、能技击、谙岐黄。常自作诗以题画,且成竹在胸以后便在霎时之间一蹴而就。诗不留底稿,画信手相送,豁达明朗。
展览现场,吴剑岚《梅花兰石图》与当代影像互文。
画中题跋有“己未夏为成蹊兄写正,老沤八十又二年。”其中“成蹊兄”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时哲学系)教授李成蹊,二人均为“复旦大学书画篆刻研究会”的成员。1979年创会时,吴剑岚与周谷城、王蘧常、伍蠡甫等人共同担任照料。这幅《梅花图》就写于此年。在展览中,花鸟画的自然观,与生态艺术亦有接洽关系。
此外,王蘧常的《“革命”“同志”联》是其在1981年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当时称哲学系)举行“怀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书法展时书就,于2017年6月王蘧常研究会成立以后由收藏者倪培民捐赠给哲学学院。此幅作品师法秦汉,但用笔简洁,浑穆温厚——表现出“蘧草”成熟期的气势派头。
展览现场,王蘧常的《“革命”“同志”联》
策展人以为,王蘧常、周谷城、朱东润等复旦学人,固然他们本身的研究范畴是哲学、史学,但他们的书法成就也不容小觑,“本日的专业化某种意义上对文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希望以过去‘文史哲’(包含艺术)一体的角度,在当下重新认识文科。”
展览现场
据悉,除复旦大学艺术馆,以复旦相辉堂草坪为中心,包含校史馆、博物馆、校友馆、特藏档案馆在内的“一源六馆”均落成并开放。其中,全新打造的复旦校史馆以“教育报国、自主自强”为主线,基于丰富的汗青档案、照片、灌音、视频、模子、文物等,采用多样化的展陈方式,显现120年来复旦人教育救国、开拓创新、自主自强的奋斗历程。
复旦大学博物馆则由相伯堂、简公堂、景莱堂(蔡冠深人文馆)组成。相伯堂以复旦大学首创人马相伯老师的名字定名,建于1933年,相伯堂与北侧简公堂曾遭炮火重创,百廿校庆之际新修的相伯堂恢复了原貌,作为复旦大学博物馆的“码头”,将配置全市、全国、全球文博资本,引进海表里合作展。
复旦大学博物馆两场落幕大展——“为了民族的束缚与前进——革命文物中的复旦和复旦人”(200号简公堂)、“多元一体:中汉文化溯源展”(100号相伯堂)马上对外开放。
展览海报
“为了民族的束缚与前进——革命文物中的复旦和复旦人”展览,通过展出中共一大怀念馆珍藏的148件(套)有关复旦人灿烂事迹的革命文物,和束缚日报社精心摘选的《申报》中的30个复旦故事,辅以中国近古代新闻出书博物馆支持的《申报》原件,回想复旦的赤色源头,激励新一代复旦人传承赤色基因,勇立期间潮头,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汗青任务并为之不懈奋斗。该展已入选国度文物局、地方网信办联合发布的2025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展览海报
“多元一体:中汉文化溯源展”,通过展出甘肃、湖北、辽宁、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浙江等9省16家考古文博机构的144件(套)文物,重点追溯中国新石器期间至早期青铜期间农业、手工业、精力文化、礼乐文字等社会内涵的多元进展和相互接洽,旨在综合呈现中汉文化起源、形成的进展头绪及其取得的灿烂成就。展览将展出浙江仙居下汤、甘肃庆阳南佐、陕西神木石峁、河南源汇皇寓、山西夏县东下冯等遗址最新发掘出土的五十余件珍贵文物,系在海内博物馆的初次表态。该展获得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中国文物交换中心的鼎力大举支持。
发布于: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