鳣痯往吇新闻网

童声戏韵里的动人传承

  • 2025-05-19 09:48:00
  • 阅读(6001)
  • 评论(28)
  • 流动中,小选手们在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之间尽展戏曲风采。 盛 波 摄

    5月10日至11日,青岛市京剧院京韵剧场内锣鼓喧天、叫好没有断。背景也是一片忙碌、紧张:小演员候场、练功、喊嗓,化装师帮助孩子们赶妆……第2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山东省选拔现场展演流动在这里举办,专业组23位选手、专业组34位选手现场比艺,在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之间尽展戏曲风采。

    睁开盈余 72 %

    茂腔是广泛流传于山东青岛、潍坊等地的戏曲剧种,素有“胶东之花”美誉,常演剧目有“四大京”“八大记”等。在专业组展演中,7岁的郭滨赫把《罗衫记》中的“日落西山”选段唱得有模有样。为了学好茂腔,郭滨赫的家长送他到茂腔演员刘永霞开设的茂腔青韵公益事情室学习,每周末拿出流动时间学唱腔、身材,一年多上去,学会了《罗衫记》《赵美蓉观灯》等剧目中的多个选段。

    来自淄博的王婧媛在专业组展演中饰演的是五音戏《王小赶脚》中的二姑娘。他的父亲王宜超告诉记者,他一直有很深的戏曲情结,虽没能成为一名专业演员,但仍处置戏曲相关事情。“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对五音戏很感兴味,学校也经常开展戏曲演出,专业时间还获得了五音戏名家吕凤琴的指导。进展她能在这一行深耕下去,将来为戏曲传承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王宜超说。

    比年来,山东广泛开展“戏曲进校园”流动,探索“演出+教授教养+实践”多元传承模式,经过搭建课程体系、美育评价体系,把戏曲教授教养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构成常态化机制,为“小梅花”脱颖而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东营市广饶县兴安小学教导主任赵萌引见,该校自2019年起成立禾雀少儿吕剧艺术团,每周三下昼开展社团流动,目前吸纳了50多名在校生到场。“我们编写了吕剧校本教材,据此开展吕剧学问及表演基本功教授教养,同时,外聘广饶县吕剧艺术中心演员进行剧目辅导,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吕剧选段。”赵萌说,该校社团成员在山东省吕剧票友大赛等多个比赛中崭露头角,此次现场展演带来了吕剧《小姑贤》选段,这也是近期学校教授教养成果的又一次展示。

    相较于专业组的灵气初绽,专业组以科班功底把舞台难度与艺术表现力拉满,京剧《遇皇后》、山东梆子《扈家庄》、枣梆《杨门女将》等,都解释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戏曲匠心。

    在背景忙碌的人群中,山东省京剧院演员张宏建作为指导先生一直陪着学生王沫然,从化装到候场,再到正式展演,每个环节都悉心照料。王沫然就读于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此次参演剧目是京剧《芦花荡》,这是一出净行骨子老戏,技巧简易。“近一年我一直随着先生练功,锻炼云手、山膀、踢腿等身材动作,争取更好地展现出剧中人物的精气神。”王沫然告诉记者,他的怙恃都是戏曲从业者,这份传承将敦促他一直向前,更好地学习、弘扬京剧艺术。

    “为演好枣梆《杨门女将》中的采药老人,我向专业演员学习唱腔,并以顺应自身特性又中规中矩的方式进行舞台呈现。”来自菏泽学院的邢广贺引见,枣梆的泉源可追溯到山西上党梆子,其唱腔板式雄厚,伴奏乐器和表演风格也都十分独特。“我进展经过此次展演,让更多青少年朋友喜欢上这一剧种。”他说。

    山东省戏剧家协会相关负责人引见,此次山东省选拔现场展演流动专业组面向14岁以下小演员、专业组面向18岁以下小演员,涵盖京剧及吕剧、山东梆子、茂腔等多个山东处所戏曲剧种,经过搭建规范化、高质量平台,发掘和培养戏曲新苗,推动山东戏曲艺术薪火相传、守正创新。

    与此同时,山东比年来经过建设特点化专业集群、探索“以赛促教、以演促学”模式等,大力培养戏曲后备人材,获得了积极成效。

    山东省菏泽艺术学校教师樊立新引见,目前该校与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团结实施“3+2”中专大专贯通培养,首批招收了30名京剧学员,同时为当地剧团定向培养两夹弦、山东梆子等剧种学员,多举措培养后备演出力量。

    山东省烟台艺术学校在戏曲人材培养中构成“教授教养—实践—反馈”的良性机制,鼓励学生到场“梨花杯”天下青少年戏曲教育教授教养成果现场展示流动等,以赛事成果转化应用为抓手,推动戏曲教授教养改革,优化课程连接体系,增进该校戏曲教育更具合作力。(孙丛丛)

    公布于:山东省
    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