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0 10:48:46
  • 阅读(6142)
  • 评论(17)
  • 大众网记者 林鹏 临沂报导

    毕业一年后,提及在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求学的时光,宗晓晴仍然心胸感激:“学校专业设置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加之理论和理论相连系教学,让我们毕业就能上手,避免了求职难。”

    于高校而言,怎样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配,考验着办学者们的智慧。建校五年来,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临科”)着力于办事地区处所发展,保持开放办学,积极走出去问策,以产业头脑办教诲,保持产教融合、推进校企互助,实时把握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实现了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动态、精准、无效对接,构建同市场需求相顺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诲结构。

    以包装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临科与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和碧海机械、亚新包装两家软包装龙头企业多元联动,共商专业规划、共议课程系统、共组师资队伍、共编活页教材、共享教学资源、共评先生能力、共招先生员工,真正实现校企互助的共建共赢。开发的7本活页教材成为行业通用教材,先生60%时间进行岗位理论,毕业生就业率100%,包装工程技术专业被评为教诲部、工信部和国资委共同公布的32个产教融合典范案例之一。

    睁开剩余 66 %

    作为临科包装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的先生,宗晓晴和同学们成了这种办学理念的受害者。

    职业教诲的发展,离没有开校企互助、产教融合的深度赋能。在临科,产教融合、校企互助几乎是每一个专业的“标签”。

    在小麦育种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临科现代农业系通过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互助日益密切。如今,先生将课堂所学高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杂交技术、温室智能管理、水培一体化等前沿领域显示亮眼。“现代农业系已有5名毕业生入职我们公司,上手快,顺应性强。”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司理崔亚男表示。

    这种无缝衔接,让企业对临科更加青睐。

    崔亚男介绍,企业将深度参与现代农业系的专业规划,通过企业入校授课、定制职业素养与创业培训课程等体式格局,帮助先生深入了解农业企业运营逻辑,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更高质量融合。

    截至目前,现代农业系已与临沂市内70多家企业建立互助关系,个中近50家成为校外实训基地。同时,积极引入牡丹、兰花、机器人等特点项目,探索推进校企互助共建“校中厂”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为顺应地区成长型中小企业数智化改造的需求,临科扶植“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实训基地,面向地区机械、电子、木业、物流等产业,开展全链条人才培养和产业赋能,打造产教融合万能接口。

    临科经济管理系则与60家政校企单位共建临沂商城产教联合体。山东兰华集团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临沂)跨境电商产业园运营总监姜润说:“行业急需既懂平台运营又懂当地产业的人才。”为此,经济管理系构建了“平台+产业带”特点课程系统,定制化培养人才。更立异性地与SHOPEE互助开展“跨境实战营”,先生团队在真实运营中完成从选品、询盘到成交的全链条实训。

    如今,临科先后与华为、京东、东软等269家企业签订了校企互助协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45个。牵头成立临沂市高端设备、光伏、软件计划、乡村复兴4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临沂商城市域产教联合体,参与扶植全国数智财经等36个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副理事长单位参与共建全国假造实际行业、全国工业互联网、我国现代农业等3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发展,既是职业教诲提质培优的关键,也是企业立异发展的泉源活⽔。”临科产业协同立异中央副主任江秀聪感慨地说,“通过产教融合、校企互助,有利于凝聚发展共识,持续开释融合效能,共同打造教诲链、⼈才链与产业链共生共荣的⽣态圈,为培育新时代⼯匠⼈才、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注⼊汹涌动⼒。”

    公布于:山东省
    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