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03 07:27:35
  • 阅读(8234)
  • 评论(31)
  • 泉源 | 山西省中病院

    作者 | 山西省中病院老年病科 高婷宇

    编纂 | 吴施楠

    五一假期,无论是奔赴山海还是漫步古城,健康始终是康乐旅行的基石。据统计,每年节假日急诊科接诊量增加30%,个中肠胃炎、扭伤、中暑、过敏位列前四。本日小编从医学角度动身,连系流行病学数据,为你定制迷信出游计划。

    一、行前准备:打好健康“防御战”

    (一)健康评估:三类人群要谨慎

    1. 慢性病患者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携带足量药物+血糖血压仪,行程避免极热/极寒地区。

    哮喘患者:备好吸入剂,慎选花粉浓度高的山区。

    展开盈余 83 %

    2. 术后恢复期

    关节手术后3个月内避免登山,腹腔术后6个月勿到场漂流等激烈运动。

    3. 特殊生理阶段

    孕妇:孕28周后需携带产检报告,避开颠簸路段;

    儿童:接种疫苗(如甲肝、伤寒)需提早2周完成。

    (二)药品清单:按场景分类打包

    二、途中防护:交通场景化健康管理

    (一)自驾出行:警惕“经济舱综合征”

    1、防血栓策略

    每2小时进办事区,做踝泵运动(脚尖上下勾伸)促进血液循环;

    穿梯度压力袜(15-20mmHg),减少下肢水肿。

    2、防委靡要点

    司机连续驾驶≤4小时,午后13:00-15:00高危时段可喝薄荷茶提神;

    车内温度维持正在22-24℃,太高易致回响反映迟钝。

    (二)高铁/飞机:黏膜保护指南

    1、防枯燥:

    戴框架眼镜替代隐形眼镜,避免角膜枯燥;

    鼻腔涂抹凡是士林或生理海水喷雾,防备鼻出血。

    2、防感染

    触碰小桌板、扶手后及时用手消液;

    密闭空间可佩带N95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

    泉源 / pixabay

    三、目的地防护:因地制宜防风险

    (一)天然景区:虫媒疾病防线

    1、防蜱虫三准绳

    穿浅色长袖长裤,裤脚扎入袜子;

    避开灌木丛,走硬化步道;

    每日沐浴检查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

    2、毒虫应急处置惩罚

    蜜蜂蜇伤:用卡片刮除毒刺,勿挤压;

    隐翅虫打仗:净水冲洗,勿拍打(虫体液含强酸)。

    (二)城市旅行:人群密集区自保

    1、防踩踏

    沿墙侧或标识出口移动,避免逆人流;

    儿童佩带定位腕表,衣兜放家长联系卡。

    2、防传染病

    免洗洗手液随身带,触摸大众办法后勿揉眼鼻;

    流感多发区可提早接种疫苗(至少提早2周)。

    (三)海滨/高原:极端环境适应

    1、海滨防护

    防海蜇:被蜇后用醋冲洗,勿用淡水(加剧毒素释放);

    防日光性皮炎:SPF50+防水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

    2、高原回响反映

    初到48小时勿沐浴、慢举措;

    血氧<90%时吸氧,需要时遵医嘱口服药物。

    4、饮食平安:守住“肠胃关”

    1、餐馆挑选

    查看“餐饮办事食品平安等级”公示牌,优先B级以上;

    避免凉菜、刺身等高风险食品,热食中心温度应>70℃。

    2、野餐禁忌

    克己食品正在常温下寄存≤2小时,蛋黄酱、乳制品易蜕变;

    野果野菜勿随意采摘,防备毒蘑菇。

    五、心理调适:给感情“减负”

    1、行程规划

    每日景点≤3个,预留2小时弹性时候;

    采纳“旅行+休闲”组合(如上午登山+下午茶室)。

    2、睡眠保证

    备耳塞、眼罩、自家枕套(认识气味助眠);

    睡前2小时勿刷手机,可听白乐音调整呼吸。

    6、健康误区廓清

    1、误区:“拉练式旅行能加强体质”

    真相:日均步数>2万,易诱发膝关节炎、横纹肌溶解。

    2、误区:“喝白酒能杀菌防腹泻”

    真相:酒精刺激胃黏膜,反增感染风险。

    3、误区:“高原提早吸氧会产生依赖”

    真相:缺氧时及时吸氧可避免脑损伤,不会成瘾。

    旅行不但是空间的位移,更是身心的重启。动身前看看这份指南,妥善规划、迷信防护,让每程山水都成为滋养性命的营养。记住:最好的旅行,是平安归家后仍能细数那些触目惊心的美景——而非与病院打交道的“触目惊心”。

    发布于:北京市
    5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