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5 10:29:58
  • 阅读(4482)
  • 评论(7)
  • 国联水产近期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经过聚焦大单品策略、打造海内国际双循环的贩卖款式、研发聚焦爆品、聚焦食物主业等方式打造未来盈利点。多项措施背后,是国联水产连亏六年待增的业绩。广东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则揭开了其收入核算禁绝、内控存在缺陷等系列漏洞。

    从全产业链结构到瘦身聚焦食物主业,从押注小龙虾风口到叫停相关扩建项目,国联水产的“断臂”能否换来重返盈利期的更生?

    净利润连亏六年

    2025年5月,国联水产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2024年,国联水产完成业务总收入34.09亿元,同比减少26.16%;完成净利润约-7.42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39.62%的吃亏幅度。

    国联水产指出,营收下降主要是因商业类的产品和市场受影响较大;净利润吃亏扩大主要是因全球经济背景下,水产行业受庞大多变的海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商业关税的连续影响、水产消费市场景气度不佳、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贩卖代价连续处于低位、终端市场贩卖缓慢、公司计提较大资产减值等因素,全年出现较大吃亏。

    对付在全球供给链不稳定的情况下,怎样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给并且操纵成本,国联水产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将结构全球供给链,在全球主要对虾等水产品主产区构建战略合作火伴,同时深挖海内养殖水产品品种潜力,平衡短期成本操纵与长时间稳定性。

    展开剩余 84 %

    事实上,这已是国联水产吃亏的第六年。就增减情况而言,2019年至2024年的六年时间内,国联水产五年都处于营收、净利双降田地,仅2022年业绩出现短暂回温。针对投资者体贴的未来盈利点,国联水产回应称,下一步,公司将在生产端聚焦“321大单品”策略,即前三大单品分别占营收30%、20%、10%以上,狠抓生产端精细化管理和工厂降本增效;贩卖端优化以海内市场为主、海内国际双循环的贩卖款式,连续促进全渠道营销,继承扩大贩卖范围,提升营销端范围效益;研发端将继承创新,聚焦普适性强、原料稳定的爆品,提升产品合作力;优化进级产业链,战略聚焦食物主业,剥离上游板块,轻装上阵,加重上游板块对公司资金链的包袱。

    “公司前期进行了全产业链结构,但是上游业务对公司产业链没有形成综合优势,反而给公司经营带来较大的拖累”,国联水产表示,公司当下的战略进展方向是进一步聚焦食物主业,在水产食物研发、加工、营销环节深耕。年报显示,继前期剥离种苗、养殖等业务后,国联水产在2024年继承剥离饲料业务。从结果来看,2024年,国联水产94.80%的营收来自水产食物行业,饲料营收占比降至4.35%,另有0.85%为其他行业营收。

    叫停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

    年报中,国联水产将自身主要产品分为以预制菜品为主的精深加工类、初加工类、全球海产精选类,并将虾饺、烤鱼、小龙虾、黑鱼片称为公司预制菜的“四大主力”。

    为扩大公司水产品深加工的产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国联水产曾计划募资10亿元,一半用于投入国联(益阳)食物有限公司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以下简称“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的扶植,该笔定增最终在2022年12月落地。

    资料显示,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总投资约6.02亿元,其中5亿元来自前述募集资金,计划扶植期为12个月。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年产能1.53万吨小龙虾和2.97万吨鱼类深加工产品。

    国联水产表示,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系公司连系当时市场环境、行业进展趋势及公司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2020年,我国小龙虾产业保持良好进展势头,小龙虾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创新高,企业数量超过1.7万家。小龙虾市场范围从2016年的1466.1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448.4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84%,已成为当时我国最火爆的餐饮和网红食物之一。为满足市场范围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解决小龙虾季候性成绩,公司必要扶植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扩巨细龙虾深加工产品的产能,让消费者在淡季也能够吃到口感好、风味佳的熟食小龙虾产品,同时捉住市场机遇,巩固和提高公司在水产品加工产业链中的职位和合作力。

    项目原计划于2024年1月18日完成项目扶植,但在2023岁尾延期至2026年1月17日落成。不过截至2025年3月底,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正式扶植仅投入募集资金3887.69万元,不足原计划的10%。

    2025年4月,国联水产公告称,项目筹建之初正值小龙虾热度不断攀升,产业出现迸发式增长,消费市场连续升温之际。但近年来市场需求产生变化,小龙虾热度消退、代价连续下跌,加上预制菜市场繁荣度消退。公司现有生产线产能负荷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产能能够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因此经审慎考虑,公司拟终止该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并将上述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从而提高公司资金利用效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未来,公司将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当令以自有资金投资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

    2023年年报被查出七项成绩

    业绩增长难题待解、募投项目终止之际,国联水产还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以下简称“广东证监局”)查出2023年年报存在收入核算禁绝确、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足、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禁绝确、固定资产减值不充足、内部操纵不规范、年度前五大客户情况披露禁绝确、内幕信息管理不规范七项成绩,并于2025年4月底收到广东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就收入核算而言,国联水产2023年供港业务全部路段运输均由上游供给商承担,公司实际操纵商品时间短,运输过程当中,实际由上游供给商直接承担商品消耗风险。故而,在供港业务中,公司应当被认定为代理人按照净额法核算,但实际却采用了总额法核算。

    此外,根据贩卖合同约定,货物操纵权均应在经销商实际提货时产生转移,即国联水产开出发货单,在客户已提取货物或物流公司已提取货物时进行确认收入。然而2023年,国联水产对经销商自提模式下的部分贩卖业务,实际是按照方式上的出库时点确认收入,相关货物出库后,并未转移寄存地点,出现了提前确认收入的违规情况。

    国联水产的内控、信披缺陷也在本次检查中暴露出来。广东证监局指出,国联水产采购业务相关内控实行不合规,活鲜水产品采购未留存业务原始交付票据。库存管理和核算内部操纵不完善,公司存货实际收支库管理过程当中,无书面纪录各区域寄存的存货种类、数量、日期等,仅经过人工管理,影响存货有效管理及核算的准确性;未能准确采集存货实际库龄情况,而是以存货收发存表为底子模拟较量争论存货库龄,与实际存货状态不符。SAP系统存在账号共享且没法明确共享账号的全部实际持有人、非实名账户,部分用户不恰当地具有与岗位职责不符的系统权限、普通用户持有通用保护等IT专属权限等系统权限成绩。

    2023年年报披露的前五大客户中,前三名由同一人操纵。而国联水产未合并披露与相关客户的交易,导致2023年年报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情况禁绝确。

    此外,国联水产2023年年报等外幕信息知情人档案由证券部登记,相关知情人均未签字确认,违反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5号——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

    广东证监局认为,李忠作为国联水产董事长、总经理,樊春花作为财务总监,梁永抖擞为董事会秘书,未按照划定履行勤奋尽责责任,对上述违规举动负有主要责任。基于上述违规举动,广东证监局决定对国联水产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对李忠、樊春花、梁永振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指出公司应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问责,于收到决定书30日内完成整改,向广东证监局报送公司整改及内部问责情况呈报,并抄报深圳证券交易所。

    “很难说上市公司不清楚被监管处罚的风险”,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家上市十余年的企业,本次国联水产的多项违规举动都和财务业绩挂钩,不排除当初在业绩承压背景下,公司面临没法扭转的不利局面,出于稳定股价等利益考虑,官逼民反的可能性,“像存货收支库仅经过人工管理,无书面纪录等举动都可能涉及财务数据不真实,没法进行审计核实,造成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疑,威逼投资者利益。”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国联水产目前已发布前期会计不对更正及追溯调整公告,将2021年-2023年合并财务报表的业务收入调减为43.61亿元、48.49亿元、46.17亿元,更正幅度为-1.13亿元、-2.65亿元、-2.92亿元;将母公司财务报表的业务收入调减为30.96亿元、32.42亿元、30.17亿元,更正幅度为-6829.46万元、-1.5亿元、-2.06亿元。2024年年报中,国联水产表示,为更严谨地实行收入原则,已将2021年-2023年部分鲜活商业业务的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

    围绕当初为什么在财务方面出现多项疏漏,公司后续将怎样加强内控管理、提振业绩等情况,新京报记者致电国联水产,并依据要求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前,还没有得到复兴。而在相关公告中,国联水产表示,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充足吸取教训,深刻反思,将组织相关责任人员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修和理解,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规范运作认识及水平,并提升会计核算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促进公司连续、健康、稳定进展。

    发布于:北京市
    2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