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9 21:53:04
  • 阅读(11166)
  • 评论(49)
  • 以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标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走过6年时间,往常,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衅。

    建设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的韧性,保持我国经济增速稳中有进?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贸易风波给全球带来的不肯定性进一步加剧,这一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哪些挑衅?又该如何应对?

    针对上述课题,5月17日—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召开,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主题,来自粤、港、澳三地的高朋配合展开了探讨。

    广东:积极推动深度融合

    作为大湾区内地引擎的广东,在积极推动互助与深度融合方面,为三地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底子。

    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时卫干介绍道:“从深圳金融局角度来讲,近期有几项工作是与香港一起加快推动的,第一项工作即用好香港金融互助委员会机制,我们成立了四个专班,覆盖企业出海、金融科技、前海、河套。”时卫干表示,“进展通过这四个专班,把香港各个范畴的金融互助全面项目化、清单化、详细化,走深走实”。

    展开盈余 74 %

    此外,时卫干表示,要做的第二项重点工作,即进一步支持和鼓励良好的深圳企业、大湾区企业走出去,到香港上市,同时也迎接鼓励切合条件的香港在H股上市的大湾区企业重新回到深交所上市。第3、四项工作即企业出海,更多增强和香港的金融监管部分、香港政府部分互助,为企业、市场主体在与香港金融互助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支撑,让生意业务更便利,让生意业务成本更低。

    在时卫干看来,尽管世界不肯定性越来越大,然则大湾区未来的驱动发展、到场化发展、联合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强的。跟着外部肯定性的增强,大湾区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协力、黏性会越来越强。“我国企业的出海需要香港这么一个基地支撑,置信未来香港、澳门会在这方面发挥巨大感化。我认为未来大湾区的深度融合会是肯定性的。”时卫干说道。

    香港:强化“超等接洽人”功效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在大湾区的建设中扮演着弗成替代的脚色。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首政策组副组长王春新表示,大湾区发展“四个金融”——创新金融、绿色金融、民生金融和丝路金融,香港作出了不少工作。以创新金融为例,香港通过18A(香港生意业务所新《上市法则》“主板上市法则”的第十八A章针对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一项特殊划定)上市法则已吸收众多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上市,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未来大湾区约7万家科技企业都可以争取通过这一平台上市融资。

    王春新进一步表示,2023年就提出了要推动更多企业到香港设立国际总部举行全球运作,假设企业为了投资,在香港设立总部,会做三件事,首先即PPP(政府和社会资源互助)。同时,企业需要融资也可以在香港举行。此外,企业也需要香港的国际专业办事。当前香港还筹备打造国际的供应链管理中心,可以与大湾区互助推动。

    “大湾区发展过程中面临外部的不肯定性,香港的感化在持续增强,职位持续增强,内地企业目前面临出海趋势,这个过程中香港以独特的法律优势、高质量的中坚队伍,未来的感化会发挥得非常突出,‘超等接洽人’的感化会进一步强化。”时卫干如是评价道。

    澳门:把葡语系国家企业引进来

    当香港以国际金融中心为支点撬动大湾区发展时,澳门则凭借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在葡语系市场中开拓出一片新蓝海,与香港形成互补。

    澳门金融管理局顾问朱军林表示,香港是“超等接洽人”,而澳门则做“精准接洽人”,两者互补,澳门首要对准9个葡语系国家。作为“精准接洽人”,澳门就是把内地企业带出去,把葡语系国家企业引进来。

    未来在增强与内地金融市场,包含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还有哪些新的举措?“在互联互通及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方面,澳门重点朝向四个方向发展,即西医药大康健、现代金融、高新科技以及文化和体育产业。”朱军林介绍道。

    他特别提到现代金融,并表示,鉴于内地已与香港实现相关业务联通,其也进展与内地和香港的金融市场增强联通。同时,快速支付零碎也想与内地、香港接通。数字货币方面,数字澳门元核心零碎计划在10月初步构建完毕,大概测试一两年后,实现央行数字货币的构建,与数字港元、数字人民币接通,这也是一个金融底子的互联互通。

    不肯定下的共识:以开放创新应对新挑衅

    展望未来,应对贸易风波、全球视角下的不肯定性,来自粤、港、澳多位高朋提到了配合的关键词——开放创新。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捷克JKL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杰峰认为,贸易战之下,大湾区应对之策,在于强化双循环关键功效,降低对外的依赖。扩大内需市场联动,推动大湾区与内地市场深度整合。

    同时,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关键核心技能攻关。此外,深化制度型开放和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数据跨境流动试点。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强化国际互助,振兴新兴市场互助,尤其利用香港超等接洽本地的脚色,深化与东盟国家、金砖国家的贸易投资接洽。

    王春新表示,应以开放和创新来应对挑衅,加快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在全球涌现新变更时,大湾区未来首先应稳住欧美,这是很紧张的市场。同时,融合东亚,拓展“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大湾区发展紧张的一部分,个中香港以高度开放和国际化基本优势,可以或许作为“超等接洽人”和超等增长点。

    朱军林则指出,在不肯定性情况下通过经济韧性来加持这是非常正确的。粤港澳大湾区是个国家战略,这就是肯定性战略,应以这一肯定性来应对不肯定性。要形成大市场,打破利益藩篱,找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同心圆。

    北京商报记者 郝彦

    发布于:北京市
    15  收藏